健康昌都
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新闻中心 / 昌都要闻

甲子巨变迎大庆 振兴奋进新时代——丁青县60年发展成就璀璨绽放

2025年08月12日 10时07分

【字体:

打印本文

分享:

近日,“甲子巨变迎大庆 振兴奋进新时代”——昌都市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1县(区)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,丁青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谢江川向社会各界介绍了60年来丁青县在经济腾飞、民生改善、文化繁荣、生态保护及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。


经济跨越:从薄弱基础到多元繁荣

民主改革前,丁青县地处三十九族封建农奴制社会核心区,经济基础薄弱,产业单一。60年来,全县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: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不足千万元增至2024年的28.1亿元,工业总产值突破2641.2万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.12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.59亿元。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冬虫夏草、象牙玉石等传统资源与清洁能源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。丁青县建成西藏首个“虫草+电商”溯源体系,推动特色产品远销国内外。

民生跃升: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

丁青县始终将民生改善作为发展核心,2017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后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34元,城镇居民收入增至47781元,较1965年增长超百倍。教育、医疗、就业全面升级: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收入25%以上,全县658名学生考入内地西藏班;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9.74%,大骨节病、包虫病等救治成功率100%;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居98%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%以内。5G网络、安全饮水、主电网实现全域覆盖,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升。


文化兴盛: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

丁青县深挖“热巴艺术之源、象雄文化之藏”资源禀赋,打造“热巴之乡·虫草圣地”文旅品牌。丁青热巴舞、藏文书法、唐卡绘制等50项非遗项目得到系统性保护,6项列入自治区级名录,传承人达105人。天穹孜珠4A级景区、布托湖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,旅游收入突破1380万元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,13个乡镇文化站设施使用率达100%,开展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1330场次,参赛群众1.4万人次,市级决赛中斩获10项冠军,文化自信显著增强。

生态优先:绿色底色绘就新画卷

丁青县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8%,完成国土绿化8.13万亩,草原改良12.78万亩;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1处,供水保障率达95%;移动网络实现5G全覆盖,邮政快递“次日达”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。环境治理成效显著: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%,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%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%。通过生态补偿机制,1.2万户群众端稳“生态饭碗”,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。

党建引领:执政根基坚如磐石

丁青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构建“党建+乡村振兴”矩阵,打造G317红色党建示范带,培育自治区、市级党建示范点48个。241个基层党组织与5342名党员形成发展合力,推动党的政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集体经济“空壳村”全面清零,68个村(社区)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完成,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。县委统筹推进依法治县,人大、政协监督作用充分发挥,民族团结教育深入人心,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.6%。

记者问答环节,谢江川详细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实际举措和成效。他表示,丁青县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聚焦“四件大事”,聚力“四个创建”,以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为动力,书写“党的光辉照边疆,边疆人民心向党”的时代新篇,让格桑花在雪域高原绽放更加绚丽的复兴光彩!(记者:群旦次仁 梁侠 陈娜 梁湘楠 扎巴绕吉 邓珠泽仁)







来源:昌都发布

编辑丨次登江措  复审丨向巴宗追  终审丨扎西占堆
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

友情链接:
  • 自治区政府网站
  • 区(市)县政府门户网站
  • 市级部门网站

主办:昌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   地址: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马草坝东路115号